榴榴杂谈

有没有比打记者更好的处理方式?

榴榴杂谈 2023-06-06 07:24 出处:网络 作者:一湾清泉编辑:@榴榴


01


6月1日一大早就看到了贵州毕节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涉极目新闻记者治安案件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根据通报的说法,织金县公安局马场派出所副所长带着两名辅警在阻止记者拍摄的过程中发生了扭打,造成了记者受伤,记者的手机和眼镜等物品被损坏。

通报中还公布了对涉案的一名警察和两名辅警以及负有领导责任的镇长等四人的处理结果:镇长免职,派出所副所长免职并调离公安系统,两名辅警解聘,参与”扭打“的三人行政拘留。

作为一个对文字很敏感的人,虽然从通报里的行文来看,颇有一点“记者主动挑衅、双方发生扭打、记者没打赢”的意味在里面,但是考虑到记者并没有受到处分,属于这起“治安案件”里面的受害者,所以还是把这件事定位为“打记者”。

至少没有互殴嘛。

在通报的最后,有关部门反思了派出所副所长“法治意识淡漠”,听上去还是有点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滑稽在里面。

02


很是理解不了,为什么到2023年来了,还有人使用“打记者”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本世纪初那段时间,数码相机是稀缺物,只要控制或者损坏了记者的相机,就能避免现场的照片传播出去;媒体也是稀缺物,除了报纸和电视,想要发布消息就只能去论坛、QQ空间,还要承受别人“No picture you say a JB?"的灵魂质疑。

所以那个时候,经常听说有打记者、砸相机的事情发生。

但是大哥,时代已经不同了啊,现在已经不是那种用手机短信给后方编辑发稿子、拎着没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去路边小卖部借公用电话拨号上网传照片的年代了啊。

你们是真不明白时代的变迁,还是看不上时代的变迁,或者说是拒绝跟随时代的变迁呢?

但凡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打记者这种事情,只能把事情越闹越大,这哪里是灭火,这简直就是纵火。

03


记者挨打,是因为要去深度采访发生在4月13日傍晚的两位老师在河水中溺亡的事情。

老师溺亡,根据校方的说法,是放学以后有六位老师私下邀约去河边玩耍,结果遇上了上游的一个水库放水,其中两位老师来不及逃生所以遇难。

其实不太理解,这六位老师为什么要在星期四的下午放学以后,去距离学校二十多公里远的河滩去玩耍,认知里的小学老师是没有这么清闲的。所以相信记者也对这个问题不太理解,所以想要去现场采访一下。

同时也不太理解,水库放水这种有巨大安全隐患的行为,有没有事先通知,在危险区域有没有警示牌,有没有我们老家随处可见的村村通的大喇叭提醒游人避让。所以能猜到,记者挨打的地点为什么在距离水库不远的地方。

当然,更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记者进行这些采访的时候会被阻止。

两条活生生的人命,不应该这么草率地带着这些“不太理解”的疑点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04


现在回到题目的问题:有没有比打记者更好的处理方式?

觉得是有的,你要是不愿意让记者去采访,你就把这些疑问解释清楚,不要留下那么多说不过去的漏洞。

六位老师私下约着去游玩,有四位老师还活着,他们是在办公室约的,还是通过通讯工具约的,总有个痕迹,总不能说六位老师在周四下午下班之后,眼神一交汇就出发了吧。

水库放水这种行为,总要采访一下到底是定期的还是随机的,有没有提前通知,有没有相关的安全条例。如果有,是不是存在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如果没有,今后应该怎么做才能尽最大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水库放水也不是最近一两天才开始的,此前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危险或者悲剧,当地的相关部门有没有做好警示或者劝阻游客的工作,游客是顺利进入的还是破坏障碍物进入的,这些细节不落实,今后谁也不能保证悲剧不会继续发生。

所以你看,从4月13日悲剧发生到打记者,过去一个半月了,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没看到过官方的明确回复,只能把解释疑惑的任务留给那些“讨打的”记者。

仔细想想,其实根本不需要走到打记者这一步的。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