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榴杂谈

朝鲜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榴榴杂谈 2023-04-23 07:24 出处:网络 作者:淦饮清钰编辑:@榴榴


朝鲜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今天的朝鲜十分贫穷,2018年朝鲜总GDP只有韩国的1%,全国2540万人口,人均GDP也只有可怜的700美元,在全球排名倒数,而韩国是3.1万美元,两个国家的国民生活质量天差地远。

朝鲜并不是生下来就这么穷,恰恰相反,朝鲜在过去一直比韩国富,甚至和日本并称“东北亚工业双雄”。

朝鲜富裕是因为加入了苏联主导的“经互会”,这个经互会就是由苏联主导的经济组织,大家紧密围绕在苏联的周围,由苏联决定哪个国家造什么,造好了卖到哪里去,朝鲜当时在经互会的分工让他拿了不少好处,他们从别的社会主义国家进口廉价的原材料,再加工成工业品卖到其他4亿人口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含中国),巨大的市场让朝鲜赚了不少钱。

因为朝鲜一代金日成就是苏联扶持上台的,他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和“口音浓重的俄语”,1945年时,金日成曾任周保中88旅的朝鲜营营长,苏联派梅克列尔上校去了解这个营的情况,因为金日成会俄语,拥有特殊技能BUG,双方谈笑风生,梅克列尔上校回去汇报了金日成的情况,并夸奖他有头脑,二战结束后苏联想找一个话事人守住朝鲜半岛北方,想起跟会俄语的金日成打过交道,就选了他上马做话事人。

朝鲜从此认了苏联做老大,苏联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死死抱住这个大腿,加入经互会后,更在里面确实捞了不少好处。

那时候做为一个朝鲜人是幸福的,11年免费教育、免费分房、免费医疗,这些福利都是建立在朝鲜强大的经济背景下才维持得住,现在朝鲜也号称搞这个,但经济吃不消,比如所谓的免费医疗就是做个样子,根本没有药物给你治疗。

没有发达的经济家底支撑,什么福利都是虚幻,南美那些国家容易陷入怪圈就是这个原因,执政党上台前个个都喜欢许诺一大堆高福利给国民,又没有北欧靠科技赚钱的本事,上台后就靠欠债卖资产维持,债越欠越多,坑越挖越深,阿根廷已经脸皮厚到九次违约了,国家常年恶性循环。南美国家一般吃不了苦,又要享受人生,资源再好也强大不起来。

朝鲜这种开心日子过了小几十年,到1970年代时进入鼎盛时期,农村基本都机械化(70%)、100%农村通电(我们2019年农村综合机械化率才67%),也实现了城镇化,1976年朝鲜工业水平达到年发电330亿度、煤炭5000万吨、钢400万吨、机床3万台、拖拉机3万台、化肥300万吨(非常重要)、水泥800万吨、纺织品6亿米。

简直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小北欧,那时的韩国人都想拥有一台朝鲜造的黑白电视,韩国人会想办法偷渡到朝鲜生活,金正恩的母亲高英姬可是韩国济州岛人,1972年随父亲从日本到朝鲜定居而不是回韩国,就是因为当年的朝鲜比韩国富裕得多。

1976年时,在一代猛男朴正熙的带领下,韩国终于苦哈哈地将人均GDP追平了朝鲜,但是朴正熙是个经济狂魔,不让国民享受生活,将钱投入到未来的建设当中,还将几百万韩国人扔到中东建房子挣外汇,韩国人还是过了好长一段苦日子,再加上朝鲜已经阔了一段时间,底子厚,这时候韩国人还是仰望朝鲜人的。

到1980年代时,韩国开始正式超越朝鲜,最大的原因就是苏联的日子也过不下去了,没时间没精力照顾自己小弟,这段时间苏联计划经济的弊病也开始出现了,这里稍微讲下计划经济,就是前期发力非常猛,猛得不行,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就把一个破破烂烂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成为欧洲工业产值第一,震惊世人,所以东亚中日韩三国都学过计划经济,对,日本和韩国在早期时也学苏联,韩国的朴正熙、日本安倍晋三的外公岸信介,两人起家时都把计划经济搞得热火朝天。

计划经济的缺点是什么都管,压得太死,前期很强,但越到后期越没有活力,成了僵化体制,压制了生产力的发展,苏联后期又一堆毛病,到1980年代就开始颓了,这时候老百姓上街买个肉都要排几小时的队,国家经济明显开始出问题,这时候哪有闲功夫管朝鲜,经互会也开始走下坡路,和苏联深度绑定的朝鲜也就跟着颓,跟韩国的差距越拉越大。

1982年韩国人均GDP达到2011美元,朝鲜808美元;1988年韩国人均GDP达到4680美元,朝鲜764美元;1992年韩国人均GDP达到8009美元,朝鲜593美元。

韩国完成朴正熙的奠基后开始疯狂进步,而朝鲜随着苏联开始衰落,经济不增反降,这回轮到朝鲜人开始羡慕韩国人了,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朝鲜的灾难就开始了。

朝鲜虽然实现了工业化,但国家太小,虽然矿多,也不可能拥有所有的矿种,很多物资必须仰仗苏联的经济系统帮他输血,尤其是石油和化肥原材料,停止输血,这个工业系统立马就崩溃。朝鲜的血崩开始了。

没有石油后,各种农耕机械都无法使用,整个国家的农业机械后面都烂在地里,变成了废铁,这时候的朝鲜农民靠机械都习惯了,人工搞农业技术也退步了,再加上化肥搞不到原材料,无法生产化肥,老百姓只能去拿河床淤泥肥田,就变成没机械、没技术、没肥料的三无局面,一下子被打回到农耕时代,这时候朝鲜政府就号召大家开荒,把山上的树砍了种地,那些地收成本来就差,一场洪水下来,反弄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粮食产量剧减,朝鲜的人口,这时候已从1000万增长到了2500万左右,而粮食产量,从巅峰时的1000万吨,降到了最惨时的一年250万吨。而维持朝鲜人最基本的生存底线,一年需要480万吨粮食。

1994年至2004年朝鲜大饥荒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大概活活饿死了40-48万人(这里以黄长烨的数据为准)。大饥荒也有朝鲜内部高层自己的原因,犯了一些难以原谅的错误,这是事实,但本质上朝鲜的崩溃还是工业系统的崩溃,是太依赖苏联,导致工业崩溃,工业崩溃又导致农业崩溃,最后粮食产量崩溃,突破了国家生存底线。

1994年,韩国人均GDP10275美元,朝鲜人均GDP384美元,两国的差距再也无法挽回。金日成逝世的时间,刚好是1994年7月,大饥荒的第一年。金日成一生手气太好,他活着时,刚好是朝鲜的黄金岁月,去世时,刚好朝鲜的黑暗期开幕,他的经济成就,主要来自于苏联的经互会,让老百姓过了几十年好生活,但老百姓才不懂经济规律,他们就觉得好日子是金日成一个人带来的,因此金日成在朝鲜被神化了,你看脱北者访谈资料中那些最极端的,他们在言语里都对金日成还是充满尊敬。

朝鲜人民对一代的感情很深,但对二代没这种感情,因为二代整个执政时期,朝鲜人民的生活都苦得发酸,部分人开始纷纷往韩国逃,只求生活过得好一点。

金正日1994年接手大位,1995年朝鲜人均GDP跌到历史最低位,只有可怜的222美元,朝鲜人民真的是哭晕在厕所,到2011年金正日逝世,当年朝鲜人均GDP也只是勉强回到了638美元。

在经济崩盘的基本面上,朝鲜选择了先维持住统治,其他再说的指导思想,就搞出了先军政治等等一套思想体系,粮食什么的先给军人,维持住军人的忠心,大家今天看到朝鲜很多我们觉得匪夷所思光怪陆离的东西,其实都是经济崩盘的产物。

真是万物逃不开经济规律。北高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跟他在西方世界眼里的“苏联余孽”有很大关系,当年苏联势力控制着周边的东欧、中亚、外蒙古、北高丽,大家协同一致,经济军事上互为一体,跟美国势力角逐天下第一。

军事上,美国和苏联隔得远,就在西欧布置了大量中近程导弹对着苏联乌拉尔工业区要害,苏联在1957年才发明洲际导弹,实际量产开支又大,威胁不到美国本土,前期很吃亏,最后逼着在离美国本土近的地方搞了出古巴导弹危机,再闹就真的要核战了,双方最终只能各退一步,美国撤掉土耳其、意大利的导弹,苏联则不在古巴搞事。

经济上,因为西方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封锁,大家不做生意,苏联就只能搞了个经济互助委员会,这个经互会前期主要管贸易,后面连各个国家的生产一起管---“每个国家首先要全力发展国民经济主导部门的社会主义工业,保证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哪个国家生产什么由经互会决定,提高效率,统一标准,快步前进。

经互会管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机器制造、化工、电子这三块,比如机器制造,经互会就规定保加利亚生产电机、马达和电子设备,波兰制造船舶和建筑机器,罗马尼亚生产石油采掘设备和机车,捷克斯洛伐克生产冶金和化学设备、小汽车、核电站设备,苏联以航空工业和机电产品为主。

这种协同发展的经济思路效率特别高,保加利亚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短短二十年时间,工业生产值增长了22倍,罗马尼亚增长了30倍,但在执行经互会的过程中,苏联还是留了一手,将所有重要的好项目留给自己,差的项目交给东欧和北高丽去做,比如,苏联制造电子计算机与小汽车的主要部件,而其所需的零配件让波兰负责生产,再由苏联装配为成品,然后向波兰出口。匈牙利盛产铝土,但苏联不准匈牙利发展炼铝工业,而是低价收购铝土,再向匈牙利供应铝锭。

对于民主德国这样原本就有一定工业能力的地区,在产业链上可能是吃了点亏,他们放弃了传统飞机、拖拉机产业,被迫接受了苏联指定的其它制造业,但像北高丽这样的纯原始农业国,简直是占尽便宜,国家工业实力蹭蹭蹭蹭地向上走,1970年代混到和日本并称“东北亚工业双雄”,国家富到免费教育、医疗,还给每家每户分配房子,比当时尚处贫困的中国人生活质量高多了。

苏联把最好的重工业集中到自己手里,看起来一时很爽,但也留下了非常大的隐患。

苏联解体前,我们会常看到这样的报道,在中苏边境,因为连热水瓶都没有,苏联人急红了眼,跟边境上的中国民众换产品,苏联人手里有的是摩托车、坦克这种东西,中国人有的是热水瓶,苏联人便开着摩托车,快到边境时赶紧跳车,车哧溜划过边境线到了中国,中国人收到摩托车,便将热水瓶也扔过边境线给苏联人。拿摩托车换热水瓶肯定是亏本买卖,但苏联经济结构不合理,没有这玩意,摩托车又不能吃,双方各取所需。

那苏联经济结构为什么不合理呢?读了苏联史料才发现,就是这个经互会搞出来的结果,苏联人将最好的工业,比如造潜艇造卫星留给自己,轻工业则交给了东欧国家和北高丽,觉得这些轻工业不值钱,不玩了,结果后来东欧国家被欧美一锅端策反了,苏联就傻了,连热水瓶都生产不出来,老百姓生活就过得十分艰苦。

上岁数的还记得苏联时期他们生产的洗衣机、冰箱什么的,都是傻大黑粗吗?就是样子极丑陋,能用就行,为什么苏联人搞出这么奇怪的东西,而同时期日本造出来的冰箱洗衣机明显要好看很多?这也跟经互会有关系,因为经互会规定了哪个国家造什么,社会主义大家庭抱团内部互相交换产品,比如我罗马尼亚就规定了只造冰箱,其它国家就不能造,垄断生产就造成了没有追求,罗马尼亚人就马马虎虎造一台冰箱出来,交给其它国家凑合能用就行,经互会的另一个缺点就在这里,民用产品质量都很差,包括东欧各国生产给苏联的轻工产品,质量也惨不忍睹。

苏联人想想这东西虽差,毕竟是亲生的,算了忍忍就过去了。你们看,所有事物只要一深究,一定都有其经济学原理在。

苏联这套什么都管的政府行为,我们叫“大政府”,北高丽现在还是个典型的大政府,他们连国民的发型都管,十分有意思。

欧美国家现在执行的那一套,我们可以叫“小政府”,小政府跟大政府是两套不同的治理国家的理念,两者誓不两立,水火不容,看到对方就要互相吐口水,拿刀就要捅对方,都看对方不顺眼。

苏联本来是大政府的最佳代表,东欧和北高丽都曾经在大政府的管理下有过非常幸福的时光,但苏联自己玩着玩着,就玩僵化了,不知道变通,死抱着一堆思维理念不放手,还忘了初心,失去了自我清洁的机制,加上碰到里根来了一套超级牛逼的大战略,将苏联彻底玩死了。

大政府治国理念的代表倒下后,世界就是小政府理念的天下了,从那时到现在,全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没有成为小政府,小政府的话语体系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丰满,整个一套理论性感极了,普通知识分子听了就得跪。好在大政府的有生力量还有存在,现在依然极其的强劲……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