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榴杂谈

北宋有个直辖县,知县贺表可以直达皇帝榻前

榴榴杂谈 2023-04-24 07:24 出处:网络 作者:一湾清泉编辑:@榴榴

大家伙儿都知道“直辖市”这个概念,就是将原本应该隶属于“省”这个行政单位下的“市”,提升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但是在宋代,却有一个很神奇的县,它虽然地处陕西(宋时属于蜀地),但却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的一道命令,直属了中央政府,成为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直辖县”。

这个县的名字叫“三泉县”,位于今天的陕西宁强县阳平关镇。

赵匡胤建国之初,当时蜀地还是孟昶的地盘,并没有主动归顺开封大宋政权的意思。但是当时属于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三泉县的县令不知道是看清楚了今后的大势,还是跟孟昶的成都政权有矛盾,竟然派人带着自己的贺表星夜疾驰到开封投降。

对军事非常了解的赵匡胤一看三泉县来人,顿时喜出望外。因为从军事上来说,三泉县太重要了。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从三泉县现在的地名就能猜到其中的原因——阳平关镇——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阳平关。阳平关位于汉中和广元之间,是“金牛道”和“陈仓道”的交汇点,神宗元丰元年十一月十五日三泉知县庄黄裳在奏折里面是这样描述的:“本县当益、梓、利、夔四路之冲。”也就是说,它扼守从陕西、湖北进入四川的绝对咽喉之地,直接影响今天成都、绵阳、广元、奉节一线的防守。

北宋有个直辖县,知县贺表可以直达皇帝榻前 


在历史上,尤其是三国魏蜀相争的年代,这里曾经爆发过多次大战,甚至有资料说,诸葛亮、赵云也在这里驻扎过,当地还有一个村名为“子龙村”(现在叫子龙新区社区),就是赵云驻军之处。

北宋有个直辖县,知县贺表可以直达皇帝榻前 


这样一个军事要冲主动归顺,赵匡胤非常高兴,等他后来以三泉县为据点平定了蜀地之后,于乾德五年五月下令,原本属于兴元府的三泉县直隶京师。

虽然“直隶京师”这个表述,听上去像是将三泉县划归东京开封府,但是实际上它享受的地位是直隶中央政府。因为赵匡胤还补充了几句:“不隶州县,遇庆贺许发表章直达榻前。”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州郡能够管辖他,三泉知县可以享受知州发贺表的待遇。

而直到南宋初期,中央发给州、军、监等辖区的文件里,都要加上一句“三泉县同”,足见它们是并列关系。

鉴于这样的表述,三泉县作为“中央直辖县”的地位是有足够的史料支撑的。

因为这里的位置实在是足够重要,所以在太宗驾崩前一年的至道二年曾经将它升格为“大安军”,但是第二年考虑到太祖将其直辖的本意,又将其重新恢复为中央直辖的三泉县。

因为太祖允许知县直接给皇帝发贺表这个规定,三泉县在徽宗刚登基的时候还闹过一次很大的人事纠纷。

哲宗驾崩、徽宗登基的诏书发到三泉县的时候,知县(佚名)正巧去周边登山游玩了,并不在县衙里,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的是县尉龚言序。龚言序和知县关系不好,就想钻这个空子自己写个贺表,等着朝廷的大赦和赏赐,趁机把知县排挤开。

但是他既没有儿子也没有亲信来帮他送贺表,于是就让前来做客的妻弟江端本(江端友的弟弟,两人都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跑了一趟。

等知县回来之后,江端本已经出发,再也追不上了。

结果贺表到了开封并不顺利,户部负责考核的官员批了一个意见,说:“龚言序一个县尉,根本不够给皇帝发贺表的资格,江端本也不算是龚言序的血亲,完全是违规操作啊。”

户部的意见本来是要给他们一个处分,但是这时候江端本的才华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的宰相曾布特别欣赏他的诗才,不但没处分他和姐夫龚言序,还给江端本安排了一个“河南府助教”的职务。

到了靖康之变以后,宋金在西北的战斗非常激烈,三泉县多次成为张浚爱将刘子羽的避难之所,每次战败都只能退回三泉县休整。正因为如此,绍兴元年,张浚申请将三泉县升格为大安军,并在绍兴三年获得了高宗的同意。

从此,三泉直辖县就此成为历史,它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直辖,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取消,中间取消过一年,算起来一共当了165年的直辖县。

虽然后来高宗又在大安军下重新设立了一个三泉县,但是它已经失去了直辖的待遇、再也没有“贺表直达榻前”的资格了。

南宋灭亡之后,元朝废掉了三泉县,从此这个名字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江西的铅山因为有铜矿也曾经直辖过,三泉并不是唯一一个直辖县。在《宋史·地理志》里提到:“开宝八年平江南,以铅山直属京,后还隶。”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