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榴杂谈

沆瀣一气

榴榴杂谈 2024-03-15 07:23 出处:网络 作者:一湾清泉编辑:@榴榴


沆瀣一气 

【科目三】38×38 纸本水墨|河夫作品


沆瀣[hàng xiè],原指夜间的水气、雾气。早如屈原《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后来嵇康的《琴赋》也用过:“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都是餐风饮露之意。

成语“沆瀣一气”出自北宋钱易的笔记集《南部新书》。书中写的主要是唐朝士大夫的事,堪称唐版《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其中有一则写到:

引用
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朝廷开科取士,主考官是工部尚书崔沆,他从众多卷子中发现一个考生写得很好,录取了他。放榜的时候才发现,巧了,考生名叫崔瀣。

按科场惯例,崔沆跟崔瀣就成了恩师(座主)跟门生的关系。放榜后,门生得去拜谢恩师,沆瀣相见,其乐融融,好事者便说,这对师生,名字合起来是“沆瀣”,还真的就跟夜间的水雾交融一样。

这就是“沆瀣一气”的出处。

崔沆录取崔瀣,没有证据表明有徇私舞弊的地方。因为,早在武则天朝,为杜绝科考之弊,曌曌就发明了“暗考”制。据《隋唐嘉话》载:

引用
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节。判之糊名,自此始也。


相当于在试卷上搞一条密封线,把考生名字糊掉,不让阅卷者看到。所以,崔沆等到放榜才知道他录取的考生名叫崔瀣,纯属巧合。这种巧合,还为李唐王朝唱响一曲师生共建和谐的赞歌。

由此可见,“沆瀣一气”这个成语,一开始虽有戏谑成分,却无贬义,只是到了后来才渐渐变味,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就跟成语“空穴来风”的遭遇一样,本来就是指有孔洞才会有空气流动,比喻传言是有根据的。后来渐渐被带歪,走向了它的反面,形容消息、传言毫无根据。

语言文字因交流而生,交流过程中自然也会因时而变,包括语义的褒贬。就像跟“沆瀣一气”密接的另一个成语“臭味相投”,一开始是贬义,可现在,当我们承认跟某个老铁“臭味相投”时,指的却是三观一致。

既然“臭味相投”可以是褒义,为什么“沆瀣一气”就必须是贬义?

扯远了,言归正传。就在崔沆录取崔瀣这一年,山东曹县,有个屡次落第的书生揭竿而起,一开始聚众数千,各地百姓响应,“数月之间,众至数万”(《资治通鉴·卷二五二》)。

他就是黄巢。

最后一次落第时,黄巢写了一首诗《不第后赋菊》,末句曾被张国师拿去当电影名: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为什么要起事?

并不仅仅是屡考屡败,主要还是,自唐懿宗以来,朝廷“用兵不息,赋敛愈急”,“百姓流殍,无处控诉”(《资治通鉴·卷六八》)。穷兵黩武,百姓活不下去,只能铤而走险。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就算黄巢跟崔瀣一样考中,起来造反的,也会有黑巢、白巢、红巢。

在黄巢之前,就有河南濮阳的盐贩王仙芝起义,也是一呼百应,声势浩大。黄巢起事后,很快就跟王仙芝会师,两军“沆瀣一气”,队伍迅速壮大。五年后,黄巢率几十万大军攻入长安,唐僖宗逃到成都去,时任同平章事(约等于宰相)的崔沆,搭不上朝廷最后一班开往成都的专列,被黄巢杀了。

会不会崔沆也当过黄巢的主考官,黄巢屡次落第,迁怒于他,才把他杀了?

不是。崔沆逃不出长安,被诈降黄巢的羽林统军(约等于长安卫戍司令)张直方收留在府中,没多久诈降事露,张被黄巢夷三族,崔沆等人也就被黄巢杀了。

至于崔瀣,下场如何不得而知。从测字学上看,“瀣”中有“韭”,乱世中,终是逃不过被割的命运。

黄巢最后是被镇压了,兵败身死,但他的起事,等于在李唐王朝已松动的根基上又推了一把。所以,在他死后20年,唐朝也跟着领盒饭去了。

可见,到了该戏歇棚拆时,台上的人再怎么沆瀣一气卖力演出,都阻挡不了曲终人散的到来。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