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榴杂谈

(新解)从底层逻辑讲解,为什么要养成好的习惯

榴榴杂谈 2024-06-27 07:24 出处:网络 作者:留下痕迹2021编辑:@榴榴
(新解)从底层逻辑讲解,为什么要养成好的习惯

原创作者:sangong3000/三公新解

(新解)从底层逻辑讲解,为什么要养成好的习惯 

关于本文的话题,本人相信,从小到大,从学校到社会,从书本到现实,都听了无数遍了,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之前的解释都是很笼统的,含糊其辞的,犹如附图内容的解释,没有从底层逻辑的角度去深刻的分析和推理,为什么需要养成好的习惯,所以,很多人不能从骨子里理解并接受这里面的原理。本文,编者就是从完全不一样的角度,解释这个话题,同时,从逻辑上,基本可以完全接受和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自己在往后的人生中,可以深刻领悟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的人生是有一天天的日子组成的,而每天的日子,又是有一个个动作或过程组成的,比如穿衣服,刷牙,洗脸,学生要上课,职工要打卡等等每个步骤。这些动作和过程,好比工厂的生产线,它们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类似点,即重复性和关联性。

什么是重复性,就是我们每个人,大部分日子,每天所做的动作或步骤,其实,至少有80%是重复性的,比如前面说的穿衣服,刷牙,洗脸,学生上学上课放学,职工上班工作打卡。所以,如果,今天改进优化其中的一个动作或过程,就意味着以后每天的动作和过程都得到了优化,这个“优化”,其实就是好的习惯内容。什么意思,好的习惯让你的一些动作或行为处于最佳状态,成本最低,时间高效,效果卓越,好习惯会让每天的成果,因为“重复性”而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几万倍的放大,这,就是好习惯的功劳和作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人刷牙要挤满整个牙刷的牙膏,但实际上,只要挤三分之一左右牙刷的牙膏,刷牙的效果和挤满是一样的,但是一天却多挤了三分之二,按50年计算,50乘以365天为18250,再乘以三分之二的牙膏,就是省下来的牙膏,你可以算算省下多少钱。这其实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如果有一些大的动作或过程,且它是每天重复的,数量就非常巨大,效果就非常明显,这就是好习惯的重要性。最重要原因是,习惯针对的是重复性的动作和过程。这个情况,与生产线改进某个环节后,以后每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道理一样,改进的生产环节,就是好的习惯。

什么是关联性,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重复的动作和过程,其实很多是有关联性的,而不是独立的,这个特点,也是体现好习惯的重要的另一个因素。如果每个动作和过程是独立的,那么,好习惯就没有那么重要的,因为,做的不好也就这么一次,没什么大不了,且和其他动作和过程无关。本人再举个身边的例子,相信很多人也遇到过,就是按顺序或位置放东西,比如一个学生,他养成了把红领巾放在特定位置的好习惯,那么,他每天上学时,就会自然而然的到那个位置去取红领巾,然后开开心心去上学,这里,取红领巾和开开心心去上学是有“关联性”的。假设,该学生没有养成按顺序或位置放东西的好习惯,那么,他可能在上学前找不到红领巾,导致上学迟到或没有带红领巾,再导致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再导致被批评后没心思上课,再导致当天学习内容没有掌握,再......再......,发现没有,这就是关联性!就是说,好习惯会让每个有关联性的动作和过程都是按低成本,短时间,好效果的方向进行的,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做事情很顺畅。而习惯不好的人,总感觉,这里不行那里也不行,其实就是一个或多个动作和过程没有做好,又因为我们每天很多事情的重复性和关联性,导致每天忙忙碌碌但又做不好事情。

这就是好习惯重要性的底层逻辑,即每天重复性和关联性的动作或过程,让好习惯产生的好效果无限放大。好习惯不单有这些好处,人一旦养成好习惯,人好像一天时间多于24小时一样,因为习惯不好的人,他的事还没有干完,习惯好的人早保质保量干完了,这样,他就有额外时间去干其他自己喜欢的事,获得更多的舒服感,相当于比习惯不好的人,就类似于一天多出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当然,好习惯主要适用于重复性和有关联性的动作和过程中,如果一些动作和过程是独立的,那么,好习惯的作用就不突出,甚至没有效果,因为,培养好的习惯也需要一定的成本。

本人这样讲,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从底层逻辑理解并接受了,而不是像书本上很抽象、笼统的解释和说明,好习惯的重要性。

三公新解:解说事物底层逻辑,看清社会本质,让人们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实现公开,公正、公益的宗旨。敬请投稿,探讨!

0

精彩评论